适合端午节发朋友圈的古诗词:宋词5首。愿你岁岁安康!

发表时间:2025-01-02 09:05:24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端午相关的5首唐诗:

01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宋·苏轼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1094年,苏轼已近暮年,却遭贬谪至惠州。

昔日姬妾纷纷散去,唯朝云始终相伴,毅然随他远赴异乡。

在那艰难岁月里,两人彼此依靠,互为慰藉,朝云的存在为苏轼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温暖。

端午节将至,苏轼心中涌起对朝云的感激与祝福,欲以词章回忆往昔美好,并祈愿朝云身体康健。

问及朝云心愿,她只言愿得苏轼佳作一首,书写于裙带之上,留作纪念。

人生得一知己,苏轼深知,这是需要用一生来珍视与报答的。

02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195年乙卯,陆游年届七旬,隐居故土,远离了官场纷扰。

这个端午节,他在山村中度过,无拘无束。石榴花盛放,犹如火红热情,点缀着绿意盎然的田野。家家户户忙碌着包粽子,两角的粽子小巧精致,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人们将艾草束在帽上,祈求平安健康。而端午的另一习俗——储药配方,也在这个时节进行,寓意着全年无疾。

当夕阳西下,陆游坐在门前,望着这宁静的山村,心中满是惬意。他放松地微笑着,轻斟一杯酒,细细品味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山村的风光与端午的惬意,如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他陶醉其中。

03

贺新郎·端午

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1267年,刘克庄挥毫泼墨之际,南宋王朝距离覆灭的阴影已悄然逼近,仅余十二年光阴。

这一年的端午节,南宋都城依旧繁华如梦,少男少女们身着新衣,头戴别致的钗符与艾虎,欢声笑语弥漫在街头巷尾。江边,龙舟竞渡,桨声激荡,水花四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中,刘克庄却敏锐地感受到了末世的风雨欲来。国家危在旦夕,他却见眼前一片欢愉,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忧思。

他忆起了屈原,那位在楚国危亡之际,竭力呐喊却无力回天的伟大诗人。倘若屈原重生,目睹今日之景,恐怕也会痛心疾首,再次选择投江明志吧!刘克庄感慨万分,笔下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与无奈。

04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1081年,苏轼在黄州的第二个端午节,心境已趋宁静。

他与挚友徐君猷共赏五月美景,把酒言欢,即兴作词。黄州端午,一片祥和,兰叶浸水,菖蒲酿酒,天气宜人。

酒香歌舞间,更见此地清平,连监狱中的草都长得茂盛,公堂寂静,唯有欢声笑语。苏轼盛赞徐君猷治理有方,黄州一片升平。

生活中,对己对人,皆以温柔相待,美好自会不期而遇。

05

南乡子·端午

宋·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端午节,这个充满欢聚与温馨的节日,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孤独。

李之仪,身处异乡旅店,黄昏时分,雨丝飘洒。在这端午佳节,他独自紧锁房门,身旁却无一人相伴,连一声问候都显得奢侈。

更令人心伤的是,那些曾与他为邻的燕子,携带着雏鸟,也已悄然离去。他抬头望向空荡荡的房梁,试图寻找那些曾陪伴他度过无数日夜的小生命留下的痕迹。

身处异地,他渴望一杯清酒,以解心中愁绪,然而在这陌生的旅店,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共饮的知己。唯有窗外的黄莺,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孤独与忧愁,不停地鸣叫,如同在为他轻轻歌唱,给予他一丝慰藉。

这个世界,既有热闹喧嚣,也有落寞寂寥;既有欢声笑语,也有孤独无依。人类的悲喜,往往难以相通,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品味着属于自己的酸甜苦


相关推荐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