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去年盈利超中通重返行业第一,文旅、国补等贡献收入增量

发表时间:2025-04-01 20:30:00

日前,顺丰控股(002352.SZ;6936.HK)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44.2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51%至101.70亿元,创A股上市以来新高,时隔三年后超越中通重返第一。全年业务量达132.6亿票,同比增长11.5%,市场份额为7.60%,较上年9.06%有所下降。在总收入中,作为顺丰第二增长曲线的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达国内双倍。

顺丰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表示,2024年快递物流行业有两新:一是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给快递行业带来了新亮点,AI算法、无人车、物流无人机等技术应用提升了行业智能化水准,助推行业数字化转型;二是新市场、新环境需求对综合物流行业解决方案提出更高要求,下沉市场和制造业增长明显,中国品牌出海与产能出海成为国际跨境物流增长的新动能。

退货、文旅、国补等场景贡献收入增量

顺丰的速运物流业务主要由时效快递和经济快递业务构成。财报显示,从收入结构看,得益于在大消费及工业制造业领域的渗透,来自文旅、滑雪、中药、国补等市场的增量,以及退货件快速增长,2024年,时效快递业务营收1222.1亿元,同比增长5.8%,业务量同比增长11.8%;经济快递业务营收达272.5亿元,同比增长8.8%,(不含丰网)收入同比增长11.8%,主要来自差异化服务,承接多个平台线上商超仓配一体业务。

因产品结构变化,速运物流业务量增长11.5%的同时,票均收入同比下降3.4%。针对市场竞争加剧的行业趋势,顺丰高管表示,将聚焦“高端时效与经济件双轮驱动”,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规模效应优化成本。具体来说,高端时效件方面,以特快时效件为核心,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比如加密“当日达”覆盖,延长同城截单时间,新增高铁/航空即日专线,同时加强核心城市及下沉市场资源投入,退货件拓展更多平台合作模式。经济件方面,则通过结构性优化提升市场占有率,如拓展填舱电标、电商微小件等增量业务,将场景深耕拓宽到日用百货、宠物食品等高需求品类。

南都记者注意到,国补政策利好物流行业,顺丰也从中受益。顺丰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从2025年1月20日新推出的3C国补,大部分平台基本都是用顺丰的服务,带动公司业务量提升;从地域来看,公司在华南地区增速比较快;此外,国补利好公司的增值服务收费,例如3C品类送货上门后的开机、验机、激活等操作,进一步提升公司增值服务的收入规模。

供应链及国际分部净亏损增加147.78%

2024年,中国企业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带动跨境物流需求持续旺盛,当下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已经成为了顺丰的第二增长曲线。据统计,2024年顺丰全货机国际航班超过9100架次,同比增长19%,形成以鄂州货运枢纽为核心连通欧美、深圳枢纽为辅助连通东南亚及日韩的全球航网布局。中国至南亚及欧美部分地区的航班数量均翻倍。在跨境消费方面,2024年国际快递收入同比增长超20%。

据财报披露,2024年,顺丰持续拓展国际市场,累计中标100多个海外供应链项目,其中完成落地超过50个,服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韩国、菲律宾、荷兰、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速扩张也带来投入费用增长,供应链及国际分部2024年净亏损约为13.2亿元,同比增亏147.78%,主要由于顺丰集团在泰国的子公司KEX因架构重组后进行业务调整,使短期亏损有所增加。

对于近期关税摩擦对跨境电商等国际业务的影响,顺丰高管回应称,一方面,跨境电商直邮在顺丰体内占比极低,收入占比很小,这一变化对顺丰负面影响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在关税新政背景下,近两年来跨境电商平台的物流业态正加速从“空运直邮”逐步向“海运+海外仓”的半托管模式转型,顺丰依托旗下KLN(即嘉里物流,2025年3月更名)在海运和海外仓方面的布局,不同于其他只做空运的玩家,顺丰拥有更多的业务自主权。

“对于快递物流企业而言,同质化产品及单一的拼价格,显然很难实现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财报称,展望2025年,顺丰将加速向行业及客户供应链渗透,做大行业物流份额,实现规模化增长。推进国际化发展,强化链接亚洲与世界的桥梁地位,基于鄂州货运枢纽以及国内外网络资源,增强全球及跨境服务能力。还将进一步加强在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模型、无人化等方面的技术能力。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