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德树人是根本的教育任务,体育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载体。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应用多样的策略,将德育与体育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性,为实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小学体育教学经验,从挖掘德育资源和创设德育活动这两方面入手,详细阐述小学体育德育策略,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让德育落地于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策略
体育是小学阶段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塑造健康身心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组织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必须坚持全面化发展原则,不仅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
获取体育技能,塑造健康体魄,还要多样策略地引导他们塑造品德修养,使他们践行良好行为,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与全面化发展原则是不谋而合的。
体育学科具有德育功能,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驱动学生全面化发展,就是需要在育人理念的驱动下挖掘德育资源,创设德育活动。
笔者将结合自身常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挖掘德育资源,创设德育活动,让德育在小学体育课堂落地进行详细说明。
一、挖掘德育资源,夯实德育基础
无论开展何种教学活动,教学资源都是基础。德育教育活动是以丰富的德育资源为基础的。
体育学科的德育活动是以体育学科中的德育资源为基础的。所以,在实施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从体育学科中挖掘丰富的德育资源。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体育学科中的德育资源是无处不在的,如体育教学内容中就有德育资源,师生自身也是不可多得的德育资源。
因此,笔者从教学内容和师生入手,挖掘相应的德育资源。
(一)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德育资源
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是以体育教材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载体,也是教师实施德育教育活动的切入点。
开展小学体育德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从教材入手,深入到体育知识背后,挖掘其中隐藏的德育因素,并带着这些因素走进生活中,多种途径的挖掘相关的其他内容,实现德育资源的丰富。
以“体育活动与营养卫生”为例,这节课的实,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生活。
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知识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尤其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多样的途径早已接触了这些知识。
所以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以教材中的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知识为指导,利用网络化的途径搜集其他的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
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们通过大量阅读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内容,将会对其建立进一步的认识,尤其在教师的点拨下,会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端正态度,形成为良好的营养卫生习惯。
(二)从师生方面挖掘德育资源
教师和学生是体育课堂的双主体,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在课上在体育课堂上进行互动,相互影响。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
在建立学习榜样之后,学生会在竞争意识的驱动下,自主地向榜样学习,尤其反思自身不足,及时弥补,提高发展水平。
所以,在组织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笔者会从师生方面入手,挖掘榜样,建构德育资源。
以本班的小A为例,这个学生身体素质不好,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但是,他遵守课堂规则,在上课铃响之前会及时地到达操场,在指定的位置站好准备上课。
其他的一些学生受到自控力的影响,很难遵守课堂规则,尤其在上课铃响之后,还会在操场上追赶打闹,难以及时地站队,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立足此情况,笔者将小A作为榜样,在班级里对他进行表扬,引导其他学生向小A学习。
笔者还鼓励小A担任本班的纪律委员,对其他学生是否按时到达课堂,及时站队进行监督和指导。
如此做法,不仅使得小A发扬自身优势,锻炼了自主管理能力,还营造出了良好的班级氛围,便于驱动其他学生发展。
二、创设德育活动,推动德育落地
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学生受到德育熏陶的工具。
要想将挖掘到的德育资源有效地运用到体育课堂上,就是需要教师联系教学,需要创设多样的德育活动。
(一)创设合作活动,驱动学生合作发展
根据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合作学习要求,要求就是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以集体的形式引导学生们互动,使学生们通过积极交流获取知识,锻炼合作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合作学习能力是学生们适应终身和未来发展需求必须具备的能力。教育活动的实施就是在引导学生们形成这种能力。
所以,在组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不妨建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们在合作中实现有效发展。
以“前滚翻”为例,这是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必须掌握的一项内容。但是,滚翻技巧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是较为复杂的。
尤其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讲解的方法介绍前滚翻的技巧,将大大加重学生们的理解负担。
而且,有的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会失去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在组织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以建构的合作学合作学习小组为基础,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动态直观的播放前滚翻视频,要求他们合作观察、集体讨论前滚翻技巧。
合作观察、集体讨论的过程,正是学生们锻炼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合作交流在集体讨论的时候,学生们会提出各自的观点,实现个性碰撞,自然而然地梳理清楚前滚翻技巧。
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之后,笔者鼓励他们展示本次讨论的结果并进行动作演示,就此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帮助他们弥补不足。
同时,在此过程中,笔者还以赏识的方式肯定他们积极讨论的良好表现,使他们获得合作学习满足感,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二)创设竞赛活动,驱动学生科学竞争
科学竞争是学生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
体育是具有竞技性的学科,竞赛活动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有效地开展竞赛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通过体验活动应用学到的技巧,锻炼技能水平,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还可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竞赛活动体验过程中,不少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做出了违反规则的行为,不仅影响了竞赛活动的顺利实施,还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限制了自身的有效发展。
对此,在组织竞赛活动的时候,笔者设定明确的规则,要求学生们严格遵守,一旦出现违反规则的行为,则立即淘汰出局。
以“蛙跳比赛”为例,在开展比赛的过程中,笔者设定了如此规则:准确应用蛙跳方法,做好蹲起动作,不可出现偷懒行为;
在指定的跑道上进行蛙跳,不能抄近路;不能碰撞其他学生……
设定了这些规则之后,笔者开展比赛活动,对并对学生们参与比赛的过程进行观察,发现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则判这个小组整体出局,借此引发学生们对规则的重视,学会遵守规则,科学竞争。
总之,体育是具有德育性的学科,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挖掘德育资源,创设德育活动,将德育融入到体育课堂上,切实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在体育课堂上落地,提升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实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毅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9):157-158.
[2]黄腾蛟.开展小学体育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6):254-255.
[3]彭智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8(3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