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 平安特稿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理念的创新,发轫于深邃的思考。
2024年10月15日、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召开检委会(扩大)会议和党组会议,研究加强和改进检察管理、为基层减负的措施,提出“一取消三不再”,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会议要求,切实把检察管理从简单的数据管理转向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上来。由此,“三个管理”成为检察系统内外耳熟能详的热词。
今年伊始,最高检党组紧扣检察管理这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枢纽性问题,明确提出贯通推进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三个管理”,推动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
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为国家检察官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首批调训班次授课时强调,着力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与时俱进提升检察管理能力和水平,以高水平管理推动做实高质效办案。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在近半年的时间中,各级检察机关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推动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的科学意义和实质要求,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最高检新要求新部署上来,持续优化检察管理,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抓实业务管理
北仑,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所在地,是浙江省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国家级功能区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2024年6月,一起重型货车交通肇事案引发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的思考——辖区内的重型货车交通案件呈高发态势,且呈逐年增长之势。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院形成了一份详细的重型货车交通案件专题分析报告。针对报告中指出的车辆挂靠现象突出、驾驶员法律意识弱化、右转弯内轮差等事故主要诱因,该院分别向物流协会和当地交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议其优化治理,实行右转即停,加强车企管理等,并签订交通安全管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运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从‘围着数据转’到‘盯着问题看’,我们案件管理部门由原来的重数据分析转向问题分析、重要案件类型分析、重要业务态势分析,加强专题分析研判,当好参谋助手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和领导决策。”该院案件管理部门负责人说道。
业务管理侧重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检察业务的趋势、规律、特点进行研判,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
实践中,各级检察机关把常态化、机制化开展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作为抓管理、促业务、提质效的重要任务,抓好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重要业务态势的分析研判,更加全面准确掌握动态、把握趋势、查找问题、研提对策,促进高质效办案。
建立类案提醒机制、类案监督指引机制,健全民事检察高质效办案规范体系、民事检察宏观业务质效分析机制和民事检察专项引领办案机制等……3月25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一体抓实“三个管理”全面推进民事检察高质效办案的十八项举措》,进一步健全案前及时提醒指引机制,推动构建民事检察“大管理”格局。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统筹组织开展重点案件异地交叉评查、无罪案件一案一评查、年度集中评查活动,强化办案质量管控,制定《业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细则》《业务数据审核重点》,建立省、市检察院双月检查、县级检察院单月自查的数据质量核查机制,推动全省检察业务数据质量持续提升。”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吴军说。
在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小玉看来,在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中,市级检察院应发挥枢纽作用——在业务层面做好政策转化,将政策细化为可执行的方案、意见;质效方面借助案件评查、数据核查,督导基层履职,及时纠偏;经验总结上,鼓励基层探索解决检察管理与业务运行新问题,提炼可推广的创新管理模式。
抓实案件管理
在业务应用系统建立本院文书库,进一步规范案件审批流程和管理权限;实施涉案财物管理办法,案款流转更加规范高效;强化实质审查,在案件受理环节发现侦查活动违法得到纠正……去年以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与检务督察部建立联席会制度,强化案件管理与检务督察有机衔接,与干部人事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做好职级晋升、评优评先考核工作,推动“管案”与“管人”有效衔接。
案件办理与案件管理是“一体两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蕴含着“高质效”管理的内在要求。
实践中,各地检察机关在抓实案件管理当中,侧重对案件的分配、流程、实体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确保案件分配科学、过程可控、结果公正,推动把司法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案件、每一个办案组织、每一个检察官。
过去一年,河南省检察机关深化开展“高质效检察管理年”活动,以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为主线,推动构建科学完备的高质效办案规范体系,与时俱进优化检察管理模式,出台65份规范性文件,扎实开展法律监督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讲评”、办案质效分析研判,办案质效持续提升。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说,该省检察机关积极落实控告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注重法治化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制定实施细则,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检察听证、多元救助等措施,2024年,共化解重复信访积案1983件,救助2827人,全省检察机关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9.7%。
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清朝表示,“大管理”格局是一种全面覆盖、全流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范畴上,要求从单一业务管理向“业务+队伍+政务”三维管理转变;在管理主体上,要实现检察长和检委会的业务决策管理,办案部门及办案组织与检察官的自我管理,案管部门的专门管理,检务督察部门的司法责任管理,以及行政部门的干部人事管理等各项管理的协同联动。
抓实质量管理
案件质量检查评查是优化检察管理的重要抓手。
今年3月,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案件质量检查与评查工作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提出了案件质量检查和评查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在检察业务“大管理”格局下,构建案件质量检查与案件质量评查相结合的案件质量“大检查”体系,从专注重点评查到要求全面检查,评查与检查工作并重,进一步完善了检察履职办案的质效体系。
为落实《规定》,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前不久审议通过《关于对市院本级办理案件开展案件质量检查评查的工作方案》,决定对2024年市人民检察院本级办结案件开展全覆盖案件质量检查与评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司法办案中的突出问题。
据了解,上海市检察院根据2024年本级已办结的案件数量和案件类型,确定了检查评查的组织实施方式、评查范围和比例,将重点围绕案件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办案程序、法律文书制作和使用、释法说理等方面,在今年一季度完成全覆盖检查,5月完成重点案件的逐案评查和一定比例案件的抽查评查。
实践中,各级检察机关坚持把质量管理融入案件办理全过程,注重抓前端、抓过程,紧盯重点环节,强化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
“履职不为数据所累,而是要围着质效转,增效更增值!”据福建省石狮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余冬阳介绍,该院的“风险防控360闭环管理”机制,让检察官不能有“躺平”思想。
据了解,“风险防控360闭环管理”是以三级管理网格为支点、六项工作机制为梁柱、检察人员零违纪为目标的防控机制,包括三位一体监督、全流程风险预警防控、内部监督制约等工作机制。此外,石狮市检察院制定了《做实“三个管理”提升办案质效的实施意见》,将“三个管理”的目标内容细化、措施实化。
四川、湖北等地检察机关坚持案件质量检查与质量评查相衔接,探索由不同主体、不同层级,采用不同形式,各有侧重地开展检查评查,将检察官自查、办案部门检查、案件管理部门组织的评查等结合起来,逐步做到“每案必检”。
一体抓实“三个管理”推动高质效办案,是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各级检察机关将自觉融入检察“大管理”格局,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放权与管权的统一、管案与管人的结合,向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懈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