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熬夜一段时间后,发现舌头上有裂纹了,这是怎么回事?神经大条的人只要没有不舒服就不在意,懂中医的人已经开始养生了。
中医认为,机体的阴阳盛衰、脏腑虚实、气血调和、津液存亡,都能引起舌质和舌苔的改变。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由胃气所生,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观察舌象既可以做诊断,也可以根据舌象变化判断疾病走向。
裂纹舌
舌面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被称为裂纹舌。

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舌苔的不同又可代表不同证型。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舌体有裂纹。
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辨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胖大舌
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脾虚或肾虚水泛易表现为胖大舌。

脾虚者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由于水饮痰湿阻滞,水湿潴留舌体致舌体胖大。
若舌体淡白胖嫩,舌面水滑,属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水湿上泛所致,治宜健脾益气。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等病人的舌象。
肾虚水泛者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治宜温阳利水。
另外若见舌淡红而胖大,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治宜化湿逐痰,清热利湿。临床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病人的舌象。
瘦薄舌
舌体瘦小、枯薄、扁平,伸出舌头后舌体与两侧嘴角有较大距离,主要由气血阴液不足,不能濡养舌体导致的。
若舌体瘦薄,舌质淡白而嫩,多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常见于慢性贫血患者。
若舌体瘦薄,舌质红绛干燥,多属阴虚火旺、津液耗伤,常见于温热病后期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

若舌体瘦薄,舌质晦暗干枯,多属肾阴枯竭,内热较重,多见于危重症患者。
白腻苔
舌苔色白而厚,颗粒坚紧或疏松,可布满全舌,亦可边尖较薄,中、根部较厚。

厚白腻苔主湿、主痰、主寒。由外感寒湿致舌苔白腻。寒则令色白,湿则主腻苔。若寒湿在表,舌苦可呈薄白而腻,治当温寒散湿。
由湿阻膜原致舌苔白腻,为外感湿热所致,亦可因湿浊内蕴又复感外邪引发。
湿热由表入里,蕴伏于膜原之间。阳气被郁,湿浊上泛而见白厚腻而干之舌苔,或白如积粉。
黄腻苔
舌苔色黄而黏腻,颗粒紧密胶黏,就像黄色粉末涂在舌面上一样。

黄腻苔由热邪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
黄腻苔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宜清热,化湿,祛痰。
正常舌象
健康人的舌头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有一层薄薄的、颗粒均匀且干湿适中的白色舌苔。舌头伸出后与口腔稍有距离,短时间内舌头湿润度、色泽不会有明显改变。

健康的舌象都是相似的,不健康的舌象各有各的不同,若观察自己的舌头有异样,请及时调理哦~
资料来源:健康之初
(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实习生 高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