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住建厅等7部门下发指导意见 今年起打造一批“好房子”样板

发表时间:2025-04-17 09:22:00

近日,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7部门共同下发《关于提升城市住房品质 全面推进“好房子”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自2025年起,我省将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选择一批项目打造“好房子”样板,到2030年,力争新建住房品质显著提升,既有住房更新改造有序开展,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标准、技术和产业体系。

《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对已供应未建设的土地鼓励建设高品质住宅,结合市场需求,主动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和规划指标,适度增加一批区位优良、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的优质地块出让,打造一批“好房子”试点项目。

按照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和我省《宜居住宅设计标准》,针对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等不同建筑类型,从设计、建造、运维等方面明确本地区“好房子”建设的具体要求,研究探索“好房子”建设标准。鼓励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制定高于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企业标准。

合理控制建筑高度、密度和强度,优化小区空间布局,统筹布置步行道路、活动场地、景观绿地,鼓励人车分流,营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结合完善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等,综合配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支持提高居住区绿地率。探索优化门厅、公共入户花园、公共空中花园、架空层、阳台、阁楼、地下室、半地下室等的容积率计算规则。科学规划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一老一小”服务、文化健身场所、充电桩、智能快递柜、垃圾分类收集点等配套设施,提升生活的便利性。

加强城市设计对住房建筑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管控,充分体现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通过举办设计大赛等方式,推动建筑师从功能、质量、体验等方面出发,优化住宅产品设计。支持新建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

鼓励采用屋顶、外墙、结构外平台等立体绿化方式,提高绿地空间利用率。按要求配建汽车停车位(库),科学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支持小区内配建公共厕所。明确配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养老托育、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

完善高品质建材研发推广机制,支持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项目采购绿色建材,商品住房项目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编制成品门窗设计、选用、构造与安装标准图集,促进成品门窗推广应用。结合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等相关政策,大力推广应用智能绿色的电梯、空调、水泵、照明、通风等设备,提升住宅使用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

鼓励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BIM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设计建造中。

加大和完善住房建设过程监管,鼓励各地探索试行“先验房后交房”机制。

结合城市更新,稳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平层入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燃气等管道更新改造。

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养老、托幼、助餐、维修、快递代收、灾害预警、生活缴费、医疗咨询等服务,建立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周边服务性资源,推进从“好房子”向“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的过渡。

各地要建立住房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物业服务用房配置不少于3‰,业主共有场地、共用设施和共享空间不得挪用和侵占,不得变更为经营性配套设施。

各地要积极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等向“好房子”建设集成商转型,以集成商为“链长”,打通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维、服务等产业链。

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让购房人对住房品质“看得见、摸得着”。对购买“好房子”的公积金缴存人,在公积金贷款额度方面予以倾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赵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