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推音乐思政课 同奏育人主题曲

发表时间:2025-04-15 17:34:00

人民网长沙4月15日电 为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4月14日,由湖南省“大思政课”建设创新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桂林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省企(事)业文联、中共永州市零陵区委宣传部等9家单位共同发起,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9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音为初心 歌向远方”第一期“红农文旅”音乐思政课暨第五期“思政+三农+艺术”原创音乐作品展播在湖南农业大学“大国三农”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实验室即大成厅隆重举行。

红色基因与艺术创新同频共振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

活动由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丁凯主持。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健教授、桂林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雷教授出席并致辞。王健表示,湖南农业大学作为湖南省“大思政课”建设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充分发挥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功能,坚持因地制宣、因校制宜、因材施教,积极拓展并深耕细作“思政+三农+艺术”的新领域,初步构建了体现思政为魂、三农为体、艺术为翼的“大思政课”教学体系。此次活动聚焦“红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音乐+思政”“三农+艺术”的跨界融合,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践动能,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桂林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雷教授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代表致辞,强调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音乐艺术与思政育人的跨界融合,也是一场红色精神与时代使命的激情碰撞,更是一种整合资源与合作共建的有益尝试。

活动现场,《“音为初心”红色文化系列原创音乐作品展播》以艺术化叙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的时空对话以及致敬新时代涌现出的时代楷模群像。从讴歌革命先烈坚定信仰的《百年荣光》《半条被子暖中国》《我在画眉山上歌唱》《红星照耀小石崖》,到怀念革命先烈与共产党人英雄事迹的《我在岳麓呼唤你》《志溪河畔的翠竹》《怀念你青春的模样》,再到歌颂新时代“人民卫士”群体的《红旗飘扬的地方》《让世界看到我们的身影》,九部原创作品以旋律为纽带,将革命道德、红色精神与时代旋律巧妙融合,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与传播力的有机统一,赢得现场师生热烈反响。

音乐思政课拓展育人新路径 以艺术之美诠释初心使命

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艺华教授主讲的音乐思政课《此生永做共产党员——百年党史视野中蒋先云红色初心的追寻、解读与传承》,创造性采用“五个一”教学法:一段党史故事、一首原创歌曲、一组珍贵史料、一场情境演绎、一次思想叩问。课程以蒋先云的革命生涯为切入点,通过“历史叙事+音乐演绎+理论升华”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生动阐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课程中,胡艺华教授以电影《建党伟业》主题曲《有一天》导入,《劳工神圣》《不忘初心》等红色经典歌曲将授课推向高潮,以纪念蒋先云诞辰120周年而原创的音乐作品《阳光下飘来一片红色的云》作为点晴结束课程。一堂课下来,红色基因浸润始终,酣畅淋漓。胡艺华教授带领师生沉浸式感悟革命先烈“头可断,共产党籍不可牺牲”的坚定信仰,并立足新时代语境,引导青年学子思考“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创新的教学设计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达,充分彰显了思政课教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的育人风采。

“这不仅是思政课的形式创新,更是内容重构。”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浙江文化研究院院长渠长根教授在点评中指出:“这堂音乐思政课将音乐的情感驱动与思政的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实现了‘三个突破’——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边界,突破思政教育的单一形态,突破红色文化的传播壁垒,为全国高校提供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鲜活样本。”他强调,新时代思政课必须主动拥抱艺术、科技等多元载体,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尤其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多方协同共建育人共同体 擘画“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

本次活动是湖南省“大思政课”建设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彰显了“开门办思政”的协同育人理念。活动由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109家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汇聚地方党委宣传部、文旅企业、主流媒体等多元主体力量,构建起“理论共研、课程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协同机制以及“理论阐释—艺术创作—社会实践—产业赋能”的全链条育人生态。作为协办单位,永州水云潇湘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推出“红色音乐+乡村旅游”体验线路,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向文旅产业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作为活动的策划人和组织者,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艺华教授表示,将以“红农文旅”为纽带,通过音乐思政课、原创音乐作品展播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思政课堂“火”起来、乡村振兴“动”起来,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注入精神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化动能;同时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三项工程:一是打造“思政+三农+艺术”原创音乐品牌,建设红色音乐资源库;二是构建“高校+乡村+企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推动思政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三是探索“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湖南红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以时代强音激扬青春理想 谱写乡村振兴奋进篇章

思政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的传承;不仅是理论的灌输,更是实践的引领。此次活动以音乐为桥梁,以红色为底色,以三农为根基,以文旅为载体,跨越艺术与思政、历史与当下、课堂与田野的音乐思政盛宴,不仅是一次教学方法的创新突破,更是一场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礼。活动通过音乐艺术与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以百年党史为根脉,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以乡村振兴为使命,打造了一堂“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大思政课示范课堂,共同探索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之路,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为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了生动实践。

未来,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联合全国各地党政部门、兄弟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流媒体、文艺单位、文旅企业等等单位,探索构建高端创新平台和合作共建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以音乐为媒、以文化为魂、以育人为本,在“大思政课”建设中书写青春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鲜活力量!(刘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