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有故事丨结缘中国30年的德国友人:科技文化方面欧洲可多向中国学习

发表时间:2025-04-18 14:26:00

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这里工作和生活,他们也真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开放和活力。

郭尚文(Jari Grosse-Ruyken)来自德国,1995年作为留学生到中国读书,曾任职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德方院长,致力于促进德中教育文化和学术交流。今年春节前郭尚文来到海南,担任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校长。在郭尚文看来,海南自贸港的蓬勃发展为学校办学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郭尚文:我们来海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利用海南自贸港一些特别的政策。我们的一些专业设置和海南未来的经济发展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比如说这个学期我们增加了物流工程专业,港口需要物流方面的人才。

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的持续落地实施,海南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和人才的涌入。郭尚文表示,这为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目前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他希望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师生前来学习与交流。

郭尚文:我们可以从世界各个地方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他们都很愿意来到海南,从明年开始我们也招国外的学生。我们相信海南有自贸港良好的平台,对东南亚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他们可以来中国,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情况。他们越了解海南,对海南越好。我们希望可以吸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学生。

除了教学工作,郭尚文还积极推动学校与德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他和师生们也通过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和消博会开展推介活动。

郭尚文:消博会我们也有一个团队去参加,给更多的朋友介绍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在中国多年,郭尚文越来越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在不断增大。他认为,中国近年来持续和稳步发展,外国人有必要亲自到中国来走一走、看一看,这样会对中国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郭尚文:我作为一个中国的老朋友,我很开心看到海南现在这么开放。我真的认为更多的外国人要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情况,我认为这对中外合作有很多好处。国外的媒体不一定能够呈现中国国内真正在发生什么,我们需要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情况。我非常开心可以作为这一发展的一部分。

郭尚文表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之处,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沟通交流,让他在中国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郭尚文:中国历史那么长,文化又那么丰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很多方面和欧洲人有不同的地方,我觉得这让我的生活更有意思。我真的觉得,我们在科技文化方面可以多向中国学习,我们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可以实现更好的双赢局面。

展望未来,郭尚文充满信心。他说,如今德中两国科学和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很庆幸自己当初的正确选择。

郭尚文:我是非常乐观的。我觉得我们在对的时间来了对的地方。我们学校可以办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这是非常有前途的。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编丨安然

外联丨王博丰

主持丨葛鹏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孙伶俐

监制丨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