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娇娇霍淮洲(带港口空间穿荒年,全家都是大佬)章节目录+起点章节(姜娇娇霍淮洲)全篇清爽版在线

发表时间:2025-04-06 15:51:36

看向两个小的。

她就说家里差点什么意思,原来是这两个小的没上学。

这个年纪怎么能不上学呢?

她淋过雨,就得把别人的伞撕碎,可不能让两个小子每天满村子乱野。

以后长大了大字不识一个,出去吃饭拿着菜单都不会点菜,那不废了。

她笑着对方青杏道,“妈,这马上开学了,咱们得送小四小五去学校读书吧!”

方青杏一听,觉得很有道理。

点点头,“读书识字,很有必要。”

听到这话的姜和平没什么表情,姜和安小脸又是一垮,嘟嘟囔囔,“姐,我不想上学。”

姜娇娇横了他一眼,“反对无效。”

说完自顾自去柜台上买了五套纸笔,不光是两个小的,她也得学习认字写字。

文凭先不提,以后不管干啥,自己认字都得说得过去啊。

方青杏也没问她为什么买这么多,她自己去布料柜台转了一圈,买了些针线。

这东西便宜,也不要票。

从供销社出来,姜娇娇把手里的纸笔递给姜和冬,“二哥,咱们回去以后,让爸教我们认字。”

要不说姜远山这些年没白混。

他的确是认字的,只不过认得不多,先糊弄着开个头,后续再说。

姜和冬对姜远山还是有意见的,只不过这段时间大家和平相处,稍微少了点。

他想了想,“娇娇,你年纪还小,干脆跟小四小五一起去学校上学吧!”

姜娇娇抿了抿唇,内心是拒绝的。

结果姜和冬还火上浇油,补充道,“刚好明天公社小学报名,我给你们一起报名上一年级。”

姜娇娇:……

她疯狂摆手,“不,我不去上学,我不想上学,坚决不去。”

天大的笑话。

她今年都十五岁了,前世都快三十了。

这辈子跟一群七八岁的小萝卜头坐教室里上一年级,画面她都不敢想。

第56章 下乡知青

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姜娇娇是有的。

空间里那么多物资,金银首饰贵重物品都不缺,她还撅着屁股奋斗个什么劲儿啊?

很多人努力都是为了过上好日子。

她,日子已经够滋润了,躺平享福就好啊!

所以,对于读书考文凭这事,她并没有很大的执念。

更别跟她提什么人生价值。

她让自己吃好喝好,养得白白胖胖,头发多身体健康,怎么不算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咳咳,重点是,家里两个大家长都是有成算的。

大哥已经去了部队发展,二哥重生的肯定也会给自己拼搏出一条好出路。

老四目前看不出来啥。

老五运气极好,干啥都不用担心。

她啊,不在家躺着让人伺候比什么都强。

姜娇娇对于上学的排斥实在是太明显,姜和冬也是无奈至极,摇摇头,没再坚持。

但他同意姜娇娇的提议。

读不读书的先放在一边,认字还是很有必要的。

他前世在黑市摸爬滚打,吃了不少不识字的亏,后来跟着老大学习认字,还自己看兵法什么的。

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辈子他目前这个年龄是不认字的,总得给自己认字找个好的理由。

所以,姜娇娇说的,正中他的下怀。

至于两个小的,尤其是姜和安,暂时还没有发言权,从后天开始就得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

大阳公社离靠山大队走路差不多四十分钟。

每天早上来,下午放学回去,周边不少大队的小孩来读书都是这样。

回到家,姜远山和姜和冬还得去地里上工。

前段时间断断续续下了两场雨,算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里的干旱问题。

再加上不久之后就是秋收,大队里之前轮流休息的安排就取消了。

每天都要上工。

方青杏因为今天要送姜和秋,不知道具体会到几点,干脆就跟金眉请了一天的假。

她那边的进度比预想的快,再有几天也就完工了。

比原本定的一个月工期还要快点,但是说好的工钱是不变的。

男人们出去上工,两个小的还是出去打猪草,姜娇娇和方青杏便把家里的床单被子翻出来洗洗晒晒。

再把家里的卫生都打扫一遍。

一天的时间也很快过去了。

晚上,姜娇娇想吃手擀面,这个简单,直接在空间用和面机和面条机压出来。

再拿出来放着。

等姜远山他们下工回来,直接用煮好的肉汤下面,快得很。

正吃着饭呢,外面突然跑进来一个小孩儿,嚷嚷道,“安子,安子,在家吗?”

姜和安一听站起来,“是大壮,妈,我出去看看。”

方青杏点头,“去吧。”

话落,姜和安已经抬手抹了下嘴,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进来,兴冲冲道,“爸妈,大壮说,大队长让咱们吃完饭去晒谷场集合呢,有事要说。”

方青杏嗯了一声,问:“有说什么事吗?”

姜和安摇头。

姜和冬喝了口面汤,接话道,“应该是,村里要来知青了,商量下住处问题。”

前世也差不多这个时候,他们靠山大队接收了第一批知青。

从今年开始,往后几乎每年都会来一批。

而且这些知青,基本没有机会再回城,好多都嫁给了大队里适龄的男女。

除非运气特别好,考上大学,或者城里能给安排工作。

这会儿才六零年,除了后世穿越来的姜娇娇,和重生的姜和冬,其他人对知青这个概念其实还并不太了解。

包括姜远山和方青杏。

心里有疑问,方青杏也顺嘴问了出来,“和冬,什么是知青?”

姜和冬解释道,“就是城里的知识青年,下乡来支持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发展。”

这确实是知青这一代名词的初衷。

可惜,到六十年代中期,文化运动加剧社会矛盾,知青就变成了缓解城里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

这会儿的知青基本都是自愿的,且对于建设农村兴致高昂,热情膨胀。

到后面,大家都知道不仅回不去城市,且还要面临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跟当地人的文化矛盾。

大多都成了被迫。

姜远山这两天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也听到有消息灵通的人议论这件事。

他顺嘴问道,“那他们来了以后,也每天下地干活?”

这些天的农活让他有点干够了,难怪原主不爱干。

他最近一直想有什么其他的路子可以不用下地干活,都想跟原主一样出去混了。

可惜那样对自己,以及家里人名声都不太好。

姜和冬又端起碗喝了口面汤,语气懒洋洋的,“不然呢,难不成当爹供着。”

姜远山捏了捏拳头,手有点痒。

方青杏清了下嗓子,抬手覆盖在他的拳头上,瞪向姜和冬,“和冬,你怎么跟你爸说话的?”

倒不是说她护着姜远山。

而是姜和冬老这样跟当爹的对着干,不利于两个小的成长教育。

姜和冬撇撇嘴,没再吭声。

快速吃完饭,碗都没顾得上洗,一家人就出门往村中心晒谷场的位置走去。

他们家住得最远,得早点去。

结果到了晒谷场,原本空荡荡的一大片场地都快坐满了。

村民们都是自带板凳或者长条凳的,姜和冬手里也拿着两条,还是姜远山抽空打的呢。

他们家现在家当是越来越多。

一家人正找空位置呢,第三排张红霞使劲招手,“哎,这呢,这呢,娇娇快来,给你们一家留了位置。”

最先看到她的是姜娇娇。

姜娇娇连忙拉着方青杏走过去,果然留了能摆得下两张条凳的位置,刚好够他们一家坐。

坐下后,张红霞就拉着方青杏聊天。

姜远山和张红霞的男人吴三壮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他们俩一共有三儿一女,老大吴春阳,娶妻杨小翠,两人生了个儿子吴东升,今年三岁。

正穿着开裆裤被他妈抱在怀里,小屁股扭来扭去的想下去玩。

老二叫吴春光,老三吴春齐,都还没娶媳妇儿。

这个老三吴春齐啊,也是姜和冬的发小之一,只不过两人关系有点欢喜冤家那味。

从小就比谁尿的远,后来就比谁长得高,总有比的。

而且吧,两人也都有点吊儿郎当的,吴春齐算是张红霞家里最不省心的一个。

打架贼厉害,不要命一样。

村里比他大的不少青壮,都怕对上他。

再就是吴小妹。

她是整个靠山大队,唯一能跟原本的姜娇娇称得上朋友的。

其实说白了,原本的姜娇娇是个傻的,张红霞心疼她,就让自己的女儿多照顾着点。

吴小妹是个开朗活泼,且善心的姑娘。

平日里没少照顾傻乎乎的姜娇娇,有时候还带她出来玩,不准别人欺负她。

第57章 住哪儿的问题

姜娇娇一过来,坐在张红霞身边的吴小妹就非常高兴的朝她招手,“娇娇,过来我们一起坐。”

这还是她穿越过来,两人第一次见面呢。

之前张红霞的老娘生病了,家里事情一大堆她走不开,就让吴小妹过去伺候了个把月。

还有一个原因是吴小妹今年十六了,到年纪可以说婆家了。

张红霞娘家所在的大队那边种了一大片苹果树,得益于这片果树,全大队日子比周边大队都富裕。

她想着让娘家的嫂子帮帮忙,在那边给吴小妹相看个合适的人家。

等明年或者后年,就可以嫁过去。

张红霞跟方青杏关系好,彼此两家的事情基本都知道个七七八八。

先前张红霞还说,等姜娇娇年纪到了,也请她嫂子帮忙看能不能说到她娘家那边去。

毕竟农村人,所求的无非就是吃饱穿暖。

只不过那个时候姜娇娇还没穿越过来,原本的方青杏拒绝了这个提议。

说怕姜娇娇离得太远,家里照顾不到,她受欺负自己又不会说。

张红霞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就把这事揭过没再提。

现在姜娇娇不傻了,她前两天又说起这事,被还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