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寿光市:“移”走陈规陋习 “易”出文明新风

发表时间:2025-04-07 09:02:00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潍坊寿光市把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移风易俗工作的新路径,多措并举下,移风易俗犹如一股和煦春风,吹进千家万户,融入群众生活。

薄养厚葬、大操大办、炫富攀比……这些陈规陋习曾经是群众的难言之隐、心头之痛。近年来,稻田镇崔岭西村党支部扎实推进移风易俗、群众文化文明建设。2019年,该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推选5名德高望重、甘于奉献、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热心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建立健全婚丧嫁娶改革规定,杜绝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

“根据规定,喜事婚礼用车不超过6辆,由理事会成员从本村内自行组织车队;宴席不超过10桌,迎亲队伍由本村的文艺宣传队义务出演,村党支部书记做证婚人;不发请柬,提倡百元礼金……现在,年轻人的婚礼简朴大方,喜庆氛围却丝毫不减。”崔岭西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表示,在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推进下,原来的三日回门,变成了当天结束;原来的大办婚宴,变成了几桌喜庆家宴;原来操办一场婚礼花费几万元,现在只需几千元。

“村里有谁家要办红白事,理事会成员就提前沟通、上门服务,提醒事主按规定办事,同时帮事主确定酒席数量、烟酒价格、参加人员、用车数量等,既为村民做好服务,又能发挥监督作用。”村民崔建成表示,如今,崔岭西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把村规民约放在心上,并以此约束自身行为,不仅陈旧观念得到破除,而且文明意识得到普遍提升。

纪台镇宋家庄子村的幸福食堂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深入,“孝老爱亲、厚养薄葬”观念同样深入人心。纪台镇宋家庄子村在该镇率先办起了幸福食堂,为75岁以上老年人及年满60周岁的困难村民提供中、晚两餐,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提供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有保障,子女们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地种大棚、搞生产。”村民赵兴友表示,除了幸福食堂,该村还着重打造了文化长廊,将村规民约、孝老敬老故事、防诈骗宣传等内容生动活泼地展现在村民面前,让村民从“被动看”转为“主动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此外,该村还搭建了“乡村大舞台”,方便村民们唱戏、跳舞,遇到节日还会举办文艺表演,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项项有力举措破除乡村陈规陋习;一个个典型模范带动乡亲们崇德向善;一场场民间宣讲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移风易俗,移的是不正之风,易的是不良之俗,注入的是文明力量,受益的是广大百姓。随着群众思想的转变,文明的种子已植根于这座城市,悄然拂进寿光人的心田,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助推着寿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文明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