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3月,经过技术攻关,大唐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周山河畔的补给水泵房成功接入厂区“高性能人工智能工作站”。
“调试结束后即可开启‘无人巡检’。”大唐泰州热电公司青创先锋工作室负责人许舒鹏介绍,补给水泵房距离厂区6公里,每天需要人工到场巡检,耗时耗力。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自主创新,朝着“无人巡检”目标展开探索。
走进位于姜堰区梁徐街道的大唐泰州热电,办公楼一楼距离大门几步之遥,便是青创先锋工作室。百余平方米的大开间里,满目“新”意:用于实验的3D打印模型、基于工作实际研发的各类新设备、实现对生产机组内部“身临其境”的VR培训系统……工作室中间,几台电脑前,许舒鹏和伙伴张亚蒙正埋头整理、上传各种资料,“投喂”DeepSeek大模型。大唐泰州热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设备部主任祁永峰介绍,目前大模型已在帮助技术人员通过故障预警诊断系统分析原因并作出决策。
DeepSeek大模型的落地应用,一大难是“它”本身并不了解掌握企业的情况,这就需要大量、持续的投喂。“需要按照大模型的逻辑来投喂,但同时又不能确定投喂到什么程度是合适有效的。”许舒鹏一边说,一边展示他们与大模型之间的交流记录。近期,企业还将邀请专家就DeepSeek大模型进行专业培训。
大唐泰州热电拥有两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生产的电能直接并网,热能供应姜堰本地69家客户单位。走进生产区,机组庞大的运行系统颠覆了对“一台设备”的印象。几层楼高的机组内,各种设备有序衔接、运转,产出能源。
生产区一间控制室内,墙上多块监控屏实时监测每一个区域的动态。监控屏下方一排电脑上滚动着大量的数据,工作人员刘谦就守在电脑旁,在一本厚厚的记录本上做记录,并根据需要操纵鼠标作出调整,专业术语称为“监盘”。数据太多,看完一屏需要手动切换下一面,这叫“翻盘”。这个岗位上只有一人,不能说话、不能分心,必须全神贯注于面前的电脑,还要对生产各环节有充分的了解。“监盘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要求非常高,同时面临很大的压力。”当值班长王元昊说。
“攻克‘无人监盘’关键技术,是我们今年创新攻坚的重点。”大唐泰州热电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薛波说。他展示了一份企业年度技术攻关项目表,共有三大重点项目,其中第二项“故障预警辅助监盘系统建设”就是指的“无人监盘”。眼下,通过攻克各种技术难题,该项目已顺利进入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上线和单点测试预警相关组建开发阶段,“计划今年8月上线运行,待技术成熟后全面解放原先监盘的人工劳动,同时智能监盘将效率更高,还能实现提前介入处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卢佳乐
通讯员 陈媛 周航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