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红旗渠精神高地!解码精神传承的“安阳密码”

发表时间:2025-04-23 11:03:00

红旗渠精神永在

红旗渠分水岭

解码精神传承的“安阳密码”

——我市全力打造红旗渠精神高地

安阳融媒记者 李庆龄/文

曲海庆/图

“开山咯——”雄浑激昂的林州号子撕破夜幕,在巍巍太行山间激荡回响。4月19日晚,安阳林州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的舞台上,千盏追光灯如星河倾泻,照亮峭壁上腰系绳索、挥锤凿石的“修渠人”。光影交织间,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震撼启幕,将上千名观众瞬间带入跨越千年的精神长卷,一场关于奋斗与传承的视听盛宴就此上演。

赓续传承一甲子,精神之光耀中原。540多万安阳儿女在红旗渠精神的指引下,将领袖嘱托铭刻于心,聚焦“四高四争先”目标,以昂扬姿态对标先进、勇攀高峰,以务实作风扛牢责任、攻坚克难。他们正以红旗渠精神为笔,以奋斗为墨,全力打造红旗渠精神高地,奋力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书写属于安阳的壮丽篇章。


赓续精神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


今年4月5日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为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持续掀起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的热潮,我市精心策划推出红旗渠通水60周年系列活动,全方位、多维度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让这一伟大精神持续焕发璀璨光彩。这不仅是对往昔艰苦奋斗岁月的深情回望,是对60年发展成就的全面展示,更是我市以精神为引领、阔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庄严宣告。

我市聚力推进红旗渠保护利用与申遗工作,成效显著。红旗渠保护修缮工程(二期)正在进行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安防工程设计方案有序编制,400余处保护区划标志全线落成;史料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系统开展,申报国家档案文献遗产项目稳步推进。申遗进程不断加速,“红旗渠河南段”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水利遗产申报积极推进,全方位筑牢文化遗产保护屏障。


筑牢信仰根基

传递精神力量


在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的道路上,我市多点发力、创新实践。

精神引领,筑牢信仰根基。我市大力实施红旗渠精神传承工程,开展抢救性史料挖掘,采访1000名修渠建设者,留存700余份珍贵视频资料,高标准建成红旗渠精神史料博物馆;设立“红旗渠精神奖”,表彰新时代奋斗者,让红旗渠精神成为我市最鲜明的精神底色和激励人心的强大动力。

红旗渠

广泛宣传,传播精神力量。专题宣讲团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00余场宣讲吸引13.6万人次聆听;“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巡展”走进5个省的10所高校,15万青年学子感受精神魅力。文艺创作硕果累累,《从延安到红旗渠》荣获中国新闻奖,《问渠》《如许》等精品走红网络,电视剧《红旗渠》提名多项大奖,让红旗渠精神通过多元艺术形式深入人心。

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我市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青少年教育,开发了40余种校本课程,整合了12个研学教育基地,吸引了超百万青少年前来研学。4万余名少先队员化身“讲解员”,构建起“青少年讲、青年传、全社会学”的立体化传承体系。借助科技力量,“红旗渠精神”元宇宙剧场为沉浸式学习开辟新路径。

干部培训,凝聚奋进合力。红旗渠精神成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我市累计承办了8899期党政干部培训,47.6万名学员在此接受精神洗礼。2024年,外国驻华使节、越南党政领导干部等海内外群体纷至沓来,让红旗渠精神跨越国界,成为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

今年1月11日,省委书记刘宁莅安调研时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要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从中汲取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特别是深挖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创新方式举措、用好平台载体,推动红旗渠精神常学常悟、常讲常新。

精神如炬,照亮前行之路;血脉永续,凝聚奋进力量。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安阳正以昂扬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