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急救护到民心相通——云南红会“三项标志性工作”书写爱心答卷

发表时间:2025-04-24 11:40:00

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应缅方需求,中国红十字会从云南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紧急调运物资援助灾区。4月2日,首批援助缅甸物资经云南省临沧市孟定清水河口岸进入缅甸境内后,运抵震中曼德勒市区。

多年来,面对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救助,无论是搭建临时安置点、发放救灾物资,还是协助地方开展灾后重建工作,都能看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会员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近年来,针对周边国家发生的洪涝、地震、台风等灾害,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安排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云南省边境州市县红十字会先后组织各种灾害救援12次,援助救灾物资69批次,价值5774.98万元。

除了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助力民心相通,云南省红十字会还将组织开展群众性防灾减灾暨AED应急救护培训、关爱“一老一小”重大疾病困难家庭纳入“三项标志性工作”,不断拓展人道服务的新内涵,彰显“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助力“健康云南”建设。

织密“安全网” 完善应急救护体系

2月24日,云南省红十字会边境应急救护一体机投入启动仪式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自治县孟定镇清水河口岸举行。由云南省红十字会配备的应急救护一体机(包括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急救包)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清水河口岸应急救援体系迈入标准化、专业化新阶段。

近年来,云南省红十字会结合云南实际,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配置AED应急救护一体机66台。这些设备的配置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为心搏骤停患者提供救治,显著提升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从而有效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并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作为“三项标志性工作”之一,云南省红十字会在2024年支持各州(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截至2024年12月20日,云南省红十字系统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2338175人次,开展持证救护员培训和防汛防溺水等防灾避险培训71651人,开展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仪(CPR+AED)专项培训41868人,持续提升广大群众灾害防范基本知识和灾害应对技能。

同时,为加快构建群众性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云南省红十字会支持各州(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在云南省昭通市,当地印发了《昭通市重点行业高危行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并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云南省保山市,当地开展“救在身边·校园护航”行动,对保山各学校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应急救护技能提升培训,并为多个政府部门开展进行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培训课程,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应急抢险和志愿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云南省红十字会成功承办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2024年西南协作区综合演练得到中国红十字会认可;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中国红十字(云南)医疗救援队获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活动三等奖;云南省红十字会及时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紧急救援。

关爱“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为了给女儿治病,我先后奔波于全国各大医院,求医问药。”馨馨的妈妈张女士介绍,2021年馨馨被确诊为PAPA综合征(化脓性无菌性关节炎),为了给孩子治疗,家里欠下沉重外债。

2022年11月,云南省红十字会为罕见病患者设立了“罕见病救助”项目,常年在互联网上开展募捐筹资。截至2024年末,馨馨得到“罕见病救助”项目资助4次、“滇苗助学”项目资助2次,云南省红十字会2次为她送上生日礼物。“爱心人士的捐款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力量,更为馨馨和像她一样的孩子带去了生命的希望。”张女士说。

多年来,云南省红十字会培育了一大批公益项目,包括“滇苗助学”“人道暖云南”“博爱云南行”“奉献彩云南”等知名品牌。

“滇苗助学”项目实施以来,累计筹资超过1亿元,救助困境学生1万多人次,捐建博爱图书角853个,34万名儿童直接受益。“滇苗助学”子计划“博爱图书角”2018年获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优创项目”奖,2024年项目荣获首届“云岭慈善奖”。

针对老年群体,云南省红十字会也在持续凸显示范宣传作用。云南省红十字老年公寓是云南省红十字会下属事业单位,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已运营25年。一直以来,云南省红十字老年公寓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发挥“对内示范、对外窗口”作用,提供亲民收费和精细化服务,赢得了入住老人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云南省红十字老年公寓与多个学校联合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学生康养医护能力,传播红十字理念,开展生命教育,并将见习学生纳入志愿者队伍,实现了多方共赢,展现了红十字养老服务的特色。

截至2024年12月20日,云南省红十字会聚焦“一老一小”救助困难人员63.86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和物资价值11596.40万元。其中大病救助33958人次,救助资金3255.25万元;助学145432人,救助资金4254.13万元;救助困难人员45.92万人次,救助资金4087.02万元。

搭建“连心桥” 促周边国家民心相通

从建强应急救援体系,关爱弱势、困境群体生活质量,到驰援邻国重大灾害,在边境地区开展人道合作活动,云南省红十字会以推进应急救护工作为载体,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服务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2024年11月8日,由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十字会、河口县红十字会一行组成的代表团赴越南老街省老街市,举行中国河口县·越南老街市2024年红十字工作会谈,并开展假肢安装回访等交流活动。

假肢安装与康复项目的开展,是云南省红十字会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以人道服务推动民心相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南省红十字会联合省级有关部门,组织16个州(市)红十字会结对,在博爱家园、人道救助、应急救护、灾害救援、医疗援助、假肢安装等方面为周边国家困难群众提供人道服务。

2024年,云南省红十字会参与并指导保山市、临沧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十字会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涉外服务人员应急救护培训27场次,培训2062人;实施境外人道救助,共向缅甸、老挝提供人道援助物资资金超过400万元;选派云南民族大学2名红十字青少年骨干赴泰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青少年交流活动;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全国红十字系统筹资工作培训,增强与当地红十字会在筹资和社会资源动员领域的交流的合作。

同时,云南省红十字会在多地开展艾滋病感染者生产自救培训和关爱帮扶项目、防艾宣传等项目、为边民“送健康”服务项目,为口岸联检部门工作人员和边民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

冲锋在灾难困境前,坚守在一朝一夕里,通过“三项标志性工作”,红十字人展现着使命与担当。下一步,云南省红十字会将持续推动“三项标志性工作”开展。2025年,云南省红十字会计划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宣传40万人次,持证培训8万人,师资培训400人;持续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困境家庭万人救助计划”,对“一老一小”重病困境人员开展多种形式人道救助不少于1万人次;持续开展“对外交流合作——连心行动计划”,助力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再提速。

来源:新华社

责编:高杉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

热门文章

Hot